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哲学意蕴
VIP专免

3.0 文字搬运工 2024-04-11 13 4 28.03KB 24 页 10金币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哲学意蕴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彰
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其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
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破除了
现代=西方思,世界论的
判性超越和重构。理解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价值哲
学向度审视这一创新性实践和理论的道义合法性。中国式
现代化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坐标
原点、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理想、以人民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规范、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标准
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系统,从而超越了以“原子式个人”
为主体、以抽象的“资本”为终极目的、以实现资本增殖
为实践导向、以导致零和博弈的“普世价值”为价值规范
以资本积累为价值标准的西方现代化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哲学;人民中心;人民至上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化指涉了近代以来人类在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过程中人类社会全方位的系统而深刻的变革
作为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现象,现代化代表了世界历史的
发展趋势,并以一种“外在必然性”存在于世界各后发现
代化国家之中,中国也不例外。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
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并成功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
发展道路。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
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
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价值
哲学视角看,“中国特色”在于它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
量,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人民至
上的价值立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包括价
值理想、价值导向、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在内的系统完整
的现代化价值体系,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的“物化”的西
方式现代化价值逻辑,科学回答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
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开启
了一种崭新的人类现代文明形态。
一、确立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内涵的现代化价值
理想
从价值哲学论域把握现代化,首先要明晰价值主体和价值
理想,即从谁出发把握世界意义的价值。明确
类价值主体会确立种价值立场、价值理想、价值导
向、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种“意义世界”
“为什么人的问,是一个本的问
3857“现代化的本是人的现代化。”“人民立场是中
国共产党的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我们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
化的上思想自,开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价值主体
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想。
人的自解放和全发展是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理
思以物生产方式和人的生存
价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方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之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
进步意义,即“资本主义的文明”。“资产在它的
一百年的中所创的生产力,
生产力要大”,它“一方
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的普遍往,以及进
往的工具;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生产变成
对自然力的科学”。资本主义人的理
人从对世界的和人对人的态中解放
出来,并以大、大工业、世界性往、民主、法
开启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业文明的新文明工业文明,
人类文明领进黑格尔的“世界的时代”,
恩格斯所指认的“一在理性的法庭面前
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存在的”的时代,实现人的
摘要: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哲学意蕴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其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性超越和重构。理解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价值哲学向度审视这一创新性实践和理论的道义合法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坐标原点、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理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规范、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标准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系统,从而超越了以“原子式个人”为主体、以抽象...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哲学意蕴.docx

共24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10金币 属性:24 页 大小:28.0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