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向度
VIP专免

3.0 文字搬运工 2024-04-11 15 4 24.34KB 19 页 10金币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话语体系的构建向度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话语体
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话语体系,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从逻辑向度上
来说,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
价值向度上来说,蕴含着政党、国家、人民三重维度的价
值指向;从原则向度上来说,要遵循融通中外、纵观古今
上下联动、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从路径向度上来说,要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强化批判反思、广泛凝聚
共识,探寻提升文化话语体系阐释力、说服力、引导力、
传播力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文化自信
设。”立足新时代,话语体系建构的重点是关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话语体系建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
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子集项”。因此,从逻辑、价值、原
则、路径四重向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
加强这一体系的建构,既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发挥我国哲
学社会科学作用,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向
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的新时代,构建融通中
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
化建设理论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传统优势的继承发扬,是对党在新时代实现文化
使命所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
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理论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马克
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源浚者流长,
根深者叶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可行
性在于有坚实的理论根基和价值支撑,能够从马克思主义
文化建设理论资源中获得思想理论力量。马克思主义关于
文化话语构建的思想,一方面,把对文化话语的研究与文
化话语权争夺和人类文化解放结合在一起,对抗市民社会
的权力和资本逻辑以此建构无产阶级主体的阶级意识,通
过阶级分析深刻揭示了文化话语的内在规定、根本目的及
围。1850 发表地指
者来进行阶级统性,强
“特权阶级现在使人的阶级,
也是说话时‘吐字清晰’的阶级;而被压迫的阶级
吐字清晰”和“变成纯粹的历史的阶
是有无文化话语权的结一方面,通过对
文化领导权与政治经济领导权、新政党与无产阶级文化
教育等关系的科学分析,深刻地揭示了文化领导权的
和实现。在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实践
社会主义国家,用马克思主义在
起人民的集体意识,增强“无产阶级及的文化
力量”,通过和自觉学从外面“工人本来也
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联社会主义
事业初了重要思想。对人民主体地
和对无产阶级话语权的观和方论,使
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话语构建的思想蕴含着的人民
性和科学性,体现了价值逻辑与理逻辑的辩证统一。
历史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统优势的承发扬。
史。5000
摘要:

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向度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从逻辑向度上来说,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价值向度上来说,蕴含着政党、国家、人民三重维度的价值指向;从原则向度上来说,要遵循融通中外、纵观古今上下联动、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从路径向度上来说,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强化批判反思、广泛凝聚共识,探寻提升文化话语体系阐释力、说服力、引导力、传播力的建构路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文化自信“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向度.docx

共19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10金币 属性:19 页 大小:24.3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