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VIP专免

3.0 文字搬运工 2024-04-11 13 4 18.46KB 9 页 10金币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对巩固和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的
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安排。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坚持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引领。
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生动载体。加
强对红色文化的学理性阐释和整体性研究,弘扬好、运用
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
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耦合
文化主体的同一性。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
质上同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从红色文化的形成与
发展看,其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
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各族群众是红色
文化的创造主体,红色文化内含着鲜明的民族性。“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
核心概念组合而成,其本质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种以民56 民族
同构成的多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思想观念范畴,是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的主观认知。因此,作为
一种群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体社会成员
所共享。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中华民族共同
体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其培育主体和目标主体是中华民族
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即各族群众,这是中华民族共同
体的内在规定。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在文化主体属性上具有同一性。
价值指向的一致性。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
值指向维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意识”作为对客观实在
的主观认知,渗透着一定的价值取向。红色文化与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也不例外。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红色文
化不仅蕴含着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等价值内核,而且凝结
着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追
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指向。“中华民
族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
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
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追,而且这一理念建构的
具有未发展指向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不仅关各族群众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而且引导各族
群众在对“共同体”的体认中强对具有深
“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质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是红色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在价值指向上表现出内
在的一致性。
展的同向性。从实践维度看,红色文化的
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践行都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这一主展开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砥砺前
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历程,眺望前
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
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向,用党的
念、凝力量,用党的历史和实践创造
砥砺品格,开拓进。”同,以中国
现代化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一致、守望相的国内外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摘要:

党课讲稿: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安排。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引领。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生动载体。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理性阐释和整体性研究,弘扬好、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ocx

共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10金币 属性:9 页 大小:18.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4-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