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治”方略调研报告
VIP专免

3.0 公文宝典 2023-08-22 9 4 19.54KB 16 页 8金币
侵权投诉
关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治”方
略调研报告
性,有关文件把乡村界定为乡镇及其以下行政区域,包括
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两个层次。依照此标准统计,我
国大约有 X个乡村组织,乡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X%
基层治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县乡一级的政府部门,或者
指城市社区一级的部门,以及各行政部门的职能部门”。
乡村治理成效不仅影响乡村自身发展,更牵涉整个国家的
(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十九届四
中全会提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
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我们
要认真研究乡村治理进程中“三治”方略的内涵、作用和
实施进路等问题,揭示乡村“三治”方略的内在逻辑和制
度安排,夯实乡村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助力乡村良政善治
的达成。
一、“三治”方略的内涵、体系、内在机理
好、显著的手段和策略。所谓“三治”是乡村各级组织按
照我国治理体系进行的“自治、法治、德治”。目前在社
会治理上,一般都把乡村基层治理定位于村级治理,“三
治”是基本方略。
(一)“三治”方略的内涵
治”方略。其中“自治”本质上就是民治,即民主之治,
也就是人民共建共治共享。通过“自治”增加活力,创新
“自治”运行机制,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
众的自治资源,形成基层治理的内生驱动力,保障人民群
众在基层治理中的权益,以主人翁身份积极参与其中并享
有评判权。“法治”是通过“规则之治、程序之治”实现
治理;是依法治国的全面贯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手段。
良好地运用法治及法治手段进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
治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便民、调解的创新及社
广
“以德治理”,部、群众进行
,以实现党的思想渗入社会各种力积极参
与乡村的治理活动。通过强化,以德
的作用。将“德治”内化为村民
尊重且自觉的行为规“自治”和“法治”形成
,以“德治”扬正气实现乡村社会安定有序
又充满活力。
)“三治”方略治理体系
三治”方略两个基本层次构成一是“三治”方略
化、规化、制度化,是“三治”方略的合理运
用。“三化”有进治理组织的合法性构建和治理能
力建设;“合理运用”可以实现的有效治
织,包乡村地方党组织(县级、乡镇级党),也包
乡村各级组织(乡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会
组织、群体组织和其位等),是一个
。“三治”方略的体是乡村。乡村治理领域
涉及社会治安、共安全(安全生食品药品安全、
灾减灾救灾)、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乡村治理四大
领域。治理主体在自身合法性构建和治理能力建设中
扮演着乡村治理,此时,“三治”方略的主体
体具有一性。乡村党组织通过乡村政权、全
治理乡村各领域的作用,“三治”方略的合
理运用能够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
(三)“三治”方略的内在机制
是以“三治”作用,按照各自的工作
摘要:

关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治”方略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乡村处于国家治理的底层,为解决乡村的可治理性,有关文件把乡村界定为乡镇及其以下行政区域,包括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两个层次。依照此标准统计,我国大约有X个乡村组织,乡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X%。基层治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县乡一级的政府部门,或者指城市社区一级的部门,以及各行政部门的职能部门”。乡村治理成效不仅影响乡村自身发展,更牵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

展开>> 收起<<
关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治”方略调研报告.docx

共1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宝典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8金币 属性:16 页 大小:19.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8-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