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
VIP专免

3.0 公文宝典 2023-08-22 9 4 18.05KB 15 页 8金币
侵权投诉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
逻辑的思考与探索
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
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进
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全
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由“管理”演变而来,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
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相较于管理而言,治理更
加强调多元协同、权责均衡的共建共治。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动态的教育实践。应不断加强大
化、长效化的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效,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治理价
值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新时代伟大变革和思政课
发展规律,全面把握以治理逻辑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
化建设的独特价值;在治理向度上,推动从教育管理向教
育治理的理念转变,从一元主导向多元共治的机制转变,
从内部治理向内外协同的方式转变,从行政导向向综合施
策的能力转变,科学绘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
理蓝图;在治理策略上,着力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建设的管理整体性、队伍层次性、实施协同性和评价可操
作性,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我国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趋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治理价值
式,对应对学生发展面临的困境,破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中存在的难题,增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具有独特价值。
中,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思政课建设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完整、能动的造就,学生
不是割裂、抽象的人,而是完整、现实的人。应坚持以学
生为中心,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主
体性作用,努力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是主动适应
学生精神生,新一
发展,科
意义的精神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生存
绪交织使学生在精神“相对之对”,
的精神动力。要从的生存与发展困
超越感性与理性、与精神的对立,实现
有。二是循学生的德发展规律。思政课不是
教育和理论,而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方式,
循学生的德发展规律为提。长以来,
对性不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程中存
题。具体教学内与学生认知
、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生方式不同步、教育形态与
学生实其原因循学生的
发展规律,有有效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系统
研究和把握学生的德发展规律,从教师主导
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转变,引导学生在学习程中自主建构
体系和价值念,在发挥程中实现
全面发展。
。全面党的教育方决好培
怎样培养人、为题,成为推进大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政课,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
。思政课建设能加强、不能切实增强
思政课的心,全面提高思政课平。一是
摘要: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治理”由“管理”演变而来,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相较于管理而言,治理更加强调多元协同...

展开>> 收起<<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docx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宝典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8金币 属性:15 页 大小:18.05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8-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