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管控工作调研报告
VIP专免

3.0 文字搬运工 2023-10-12 17 4 14.52KB 7 页 7金币
侵权投诉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管控工作调研报告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单一、被动接受
信息的传统媒体形态正在被互动分享的信息传播状态所改
变,“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的传统概念也渐渐被拓展为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种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急速
发展,信息交互性不断提高,负面信息往往更容易被推上
风口浪尖,这使得企业舆情管控与舆情应对的难度不断增
加。面对新媒体环境,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突
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大程度降低
负面舆情对企业品牌、信用、形象的冲击,是当前舆情工
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舆情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公众围绕社会现象、社会问
题以及新闻事件表达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总和,而网络
舆情本质上是对舆情的延伸和拓展。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
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种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深层次
矛盾及问题日益凸显,舆情热点屡见不鲜,涉及的领域和
内容非常广泛。新媒体的崛起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了发声
阵地。因此,了解新媒体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掌握舆情在
新媒体背景下呈现的新特征,对企业提升舆情管控水平有
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传播的直接性与开放性
融媒体时代,借助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舆情传播更
为直接,速度更快。通过微博、微信、直播软件可以做到
信息传播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满足公众第一时间
直击现场、第二时间获取新闻的诉求。与此同时,新媒体
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点,依靠海量信息容量和无
时间制的优势,为公众提供事件背景、专家评述、网
论、众“弹幕传统媒体无提供的信息,信息
收者更好的信息获取体
(二)舆情热点的互动性与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是单的,大众获取新
闻信息时也处于被动位置,而新媒体“被动接受”
为“主动推”,使媒体与受众零距离智能化、
化的手机已成终端舆情信息播的重要途径。信息
收者与发布者之间的互动交更加便捷及时,增加信息
互动性的同时,也使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化。新媒体平
的各类观点会突发事件、新闻热点升温催化,舆论发
变得更为迅速,舆情事件发生的概增大,解难度也随
增加。
)舆情内容的偏差性与反转性舆情
在互联网传播具有大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由于
新媒体平与性、互动性,难以避免地会现一
导性点信息被广泛传而导
息内容在传播过程能出偏差甚至失真真假
碎片化信息加上一情绪化的点,就可能成为点燃某
一舆情的导火索,形热点。当下,社会公众作为舆论主
体,矛盾的会被展现,舆论呈现矛盾、变
和交的现象。随着信息偏差的不断现、升以及不
断被正,舆论导也会随之出甚至反转
二、新媒体背景下 XX 舆情管控面难与挑战
由于新媒体舆论的主体匿名渠道广泛、间无
汇集实时、发生方向不定、念多元等特征,
使得公众与舆情引导、传播舆论点的门槛较低。新媒
体背景下,企业处置与应对舆情面难与挑战
(一)负面舆情发生的概
摘要: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管控工作调研报告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单一、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媒体形态正在被互动分享的信息传播状态所改变,“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的传统概念也渐渐被拓展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种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急速发展,信息交互性不断提高,负面信息往往更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使得企业舆情管控与舆情应对的难度不断增加。面对新媒体环境,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大程度降低负面舆情对企业品牌、信用、形象的冲击,是当前舆情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新媒体对舆情传播的影响舆情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公众围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以及新闻事件表达的意见、情绪和...

展开>> 收起<<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管控工作调研报告.docx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7金币 属性:7 页 大小:14.52KB 格式:docx 时间:2023-1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