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内不愧心,外不负俗
【写材料用典】内不愧心,外不负俗
【例文】公私分明是为政者必须恪守的本分与底线,古今同
理。在公务与私务、公财与私财上,必须坚持原则、把好尺度。
须知,唯有保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本分,坚守“大明
无偏照,至公无私亲”的公允,追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
公家则不言货利”的操守,才能身正影直、问心无愧。(中国
纪检监察报《公烛无私光》)
【典故】出自三国魏国嵇康《卜疑集》,内不愧心,外不负
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
之委曲?
【释义】意思是,对自己的言行, 内心不感到渐愧, 因为没有
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又不为私利去结交人。
【赏析】在山西平遥古县署挂有一副楹联:“治赋有常径,
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意思是说,
做官要讲原则、守规矩,不能因为一时的私心杂念和小恩小惠
就忘了公道和大体,必须时刻心存公道、祛除私情。白居易任
杭州刺史时,为官清廉,深受杭州人民尊重。离任时,他仅仅
带走了两片天竺石作为纪念。即便如此他也觉得取之有愧,自
责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为这两片石头,白居易都觉得可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例文】公私分明是为政者必须恪守的本分与底线,古今同理。在公务与私务、公财与私财上,必须坚持原则、把好尺度。须知,唯有保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本分,坚守“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的公允,追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货利”的操守,才能身正影直、问心无愧。(中国纪检监察报《公烛无私光》)【典故】出自三国魏国嵇康《卜疑集》,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释义】意思是,对自己的言行,内心不感到渐愧,因为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又不为私利去结交人。【赏析】在山西平遥古县署挂有一副楹联:“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5-04-14 13
-
VIP专免2024-12-24 46
-
VIP专免2024-12-24 94
-
VIP专免2024-12-24 45
-
VIP专免2024-12-24 15
-
VIP专免2024-12-24 143
-
VIP专免2024-12-24 25
-
VIP专免2024-12-24 47
-
VIP专免2024-11-28 28
-
VIP专免2024-11-28 18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免费专区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12.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