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知来,视诸往
【写材料用典】不知来,视诸往
【例文】“不知来,视诸往”。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善于从
历史的纵深处启示现实和未来。古人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
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寻求规律。
在晚年所作《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
说《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
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希望探究自然规律与人
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兴衰
成败之道,从而为后人提供镜鉴。(中国纪检监察报《见出以知入‡
观往以知来》)
【典故】出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古之人有言曰:
“不知来,视诸往。”
【释义】意思是,不知将来怎样,那就看看以往。意思是,历
史是面镜子,对照以后就可预知将来的结局。
【赏析】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这是因为自古以
来,人类社会就一直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供自己在现实生
活中借鉴,即所谓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
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说过,读史
是智慧的事。在我国的历史上,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
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梁启超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不知来,视诸往【例文】“不知来,视诸往”。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纵深处启示现实和未来。古人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寻求规律。在晚年所作《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希望探究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 寻找历代兴衰成败之道,从而为后人提供镜鉴。(中国纪检监察报《见出以知入 观往以知来》)【典故】出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古之人有言曰:“不知来,视诸往。”【释义】意思...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5-04-14 13
-
VIP专免2024-12-24 46
-
VIP专免2024-12-24 94
-
VIP专免2024-12-24 45
-
VIP专免2024-12-24 15
-
VIP专免2024-12-24 143
-
VIP专免2024-12-24 25
-
VIP专免2024-12-24 47
-
VIP专免2024-11-28 28
-
VIP专免2024-11-28 18
作者:文字搬运工
分类:免费专区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11.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