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
VIP专免

3.0 机关秘书 2023-08-20 8 4 17.99KB 14 页 10金币
侵权投诉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确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
伊始,就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进行了艰辛探索。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视角研
究和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基本
经验,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
程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鸦片战争以后,在现代
化浪潮的席卷下,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裹挟中,中国被
迫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开启了追求现代化的漫漫征
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新
篇章。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以
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实现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历史
使命,不仅打开了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而且主导了现代
化发展的全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
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现
代化看作十分紧迫的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论
述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并且分析了工业化和民族独立的
关系。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
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9 3月,毛
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工业化是“在中国革命的时
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
本出发点”,强调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
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即将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形势
下,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及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毛泽东
想,强调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彰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
深刻关切。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从“工业
化”拓展为“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穷
二白、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中
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既吸收了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经验,又结合
国的基本国情,不断深对现代化的认识。一方面,
重视工业化的作。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实现工业化,
才能真正保卫避免沦。为了实现
工业化,毛泽东号召我们既要学
本主义国家的一方面,将现
代化的发展为个现代化。毛泽东在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工作会
讲话》出了将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
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了现代化的发展。毛泽东在
教科书》中,将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由
现代化个现代化,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大理论毛泽东的届全国
人大一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
防和现代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现代
化道路指明了发展路和发展方向。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明确提出
“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作为国家
略安排必然结果化大革命”
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了现代化发展的快捷键。一方面,深刻意识个现代化
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将现代化建
设作为后的主要任务。邓小平个现代化和建设现代
化强国来,认为这是大的历史使命。1979 3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会上强调,“
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摘要: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和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鸦片战争以后,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在西...

展开>> 收起<<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机关秘书 分类:公文大全 价格:10金币 属性:14 页 大小:17.9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8-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